清潔與生活:合理使用清潔劑防止三誤區
據統計,目前清潔劑在美國人均年消費量已近29公斤,德國是26公斤,日本是10公斤,我國是2公斤。有關專家指出:清潔劑中含有某些有害物質,在使用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通過洗發進入頭皮和臉部皮膚,通過衣服進入皮膚,通過牙膏進入口腔,通過碗碟等物件進入消化道等。據測算,成人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能吸收大約1毫克清洗劑,嬰兒喝了用洗潔精等清洗的奶瓶盛的牛奶,也會吃進殘留的清潔劑。研究表明,長期攝入過量的清潔劑,會降低味覺和消化功能,傷及角膜、結膜,引發過敏性皮炎和不育癥等。因此,專家提醒我們——
目前,不少人對清潔劑存在認識上的誤區,導致種種使用上的不合理現象,例如:
誤區一:白了就是干凈了
為了迎合一些消費者的這種心理,許多生產清潔劑的廠家在產品中添加了熒光增白劑,使衣服清洗后顯得干凈透亮。然而,熒光增白劑是一種在接受紫外線照射時可呈現熒光的化學增白染料。它進入人體后不易被分解,并能迅速與蛋白質結合,很難排出體外,不僅易對人體皮膚產生不良刺激,而且還會給肝臟造成負擔。因此,一些發達國家早在二三十年前就規定,在貼身衛生用品和洗滌用品中不得添加熒光劑。由于洗滌衣物和清潔家具往往是由女性來完成的,所以熒光清潔劑對女性造成的危害更大。為此專家建議,人們在選購清潔劑時對此應該加以注意。
上一篇:家庭日常保潔常識要點 下一篇:家庭保潔:電話機存衛生隱患需定期清洗